新闻
-
五千医师同心见证知感冒防流感公益行大连启动
感冒和流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每年都有季节性流行。后疫情时代,面临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的双重压力,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近日,2023-2024年度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
-
2022年天津河湖管护情况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2022年,天津市水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河湖水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社会监督工作作为“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具体抓手和学习...
-
天津信用平台网站连续两年入围全国观摩会总观摩
新年伊始,连续举办六年的信用盛会——2022年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门户网站和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观摩会总观摩如约而至。近日,全国各省市通过视频会议共聚云端,观看聆听了包括天津在内的6...
天津:科技创新 解锁更多“卡脖子”技术
发布时间:2022/03/09 创新 浏览:129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那么,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方案,尽快解锁更多“卡脖子”技术,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出席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天津发展的天地之大,取决于观念转变之大,要打开脑袋上的“津门”,优化新布局、打通全链条、提高竞争力、增强原动力,用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辟天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优化布局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开展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又要形成相对完整与协调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需要超前布局和构建具备内生动力的科技创新链。”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曹小红建议,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经过大量实地调研,曹小红发现,当前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与全球科技强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相比,虽然我国在总量上已接近规模效益投入,但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创新,与产业需求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相比,还有一些不匹配的问题。
曹小红建议,要梳理当前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影响和产权分布,围绕安全可控产业链建设需求,优化科技创新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要推动企业向科技创新链条的上游延伸,更多地参与和投入基础研究活动,更多地产出基础性、原创性科技成果。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基础研究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研究合作,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联合体”。建议修改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3号)有关条款,从政策层面鼓励基础研究。
“建议围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将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文件覆盖范围扩展到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对当前阶段的股份制科技企业股权收益转增股本时,实施自然人股东免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打通制约中小型科技企业资本滚动积累发展的政策瓶颈。”曹小红表示。
打通全链条
引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创新,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说,2021年,天津对标国家实验室,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首批挂牌了5家海河实验室。
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的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以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作为实验室主任,张伯礼深感责任重大,多次组织开展专家论证会,最终确立了四个重点研究方向:现代中药研发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现代中药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中药先进制造成套技术研究与转化及中药临床评价及证据转化,以重大科研突破、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平台搭建和重要成果转化为目标,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短短几个月,已紧密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启动了一批产业急需的研究项目。
作为一名战“疫”老兵,在奥密克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张伯礼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实验室中医循证评价平台优势,开展感染患者证候学调查研究,服务中医药临床诊疗方案优化,并亲临一线指导临床救治,研发了用于患者康复的“清金益气颗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们还制定了人才引进、项目遴选等项目制度,目前正在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启动研究项目30余项。”张伯礼介绍。此外,还成立了中药质量评价技术与标准研究中心,加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引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紧盯”新工科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非常振奋,他介绍,“十三五”以来,天津大学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0项,在合成生物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资源高效开发、新型显示材料、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汇聚形成优势项目集群。
作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引领者,天津大学把新工科建设作为抓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优势学科力量,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统筹布局,启动建设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获批建设,还组建了一批跨学科、跨界联合集中攻关平台,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天津是中国工业文明先驱城市,制造业发展基础雄厚,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赋予其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这在各省份中独一无二。”李家俊说,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加大对天津深入推进制造业立市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北京非首都功能向天津疏解,支持天津培育建设信息安全、动力电池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天津建设国家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全栈式信创解决方案,打造国家信创产业“典范样板”;加快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在津布局,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基地,提升城市制造业创新能力。
多措并举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原动力
高校不仅是培养各领域人才的摇篮,更是研究和发现高新技术的主阵地。如何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市委会副主委孙昌隆建议,加快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使其能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当前,高校学科壁垒坚固,‘学科孤岛’林立,成为制约高校通过自身科技优势服务社会发展的瓶颈。”在调研中,孙昌隆发现,高校人才与创新资源的跨学院、跨学校整合及协同创新能力低,创新资源分散、创新团队规模偏小,科研人员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不足。此外,促进跨学科、跨组织合作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人才评聘和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
孙昌隆表示,应依托最有优势的各高校创新单元,加强新型科研机构和重大平台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建立健全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开放性创新平台体系。建立完善“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稳定支持与机构配置为主、基金或计划项目竞争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模式,探索“国家—省(市)—高校/大院大所—学科—科研平台”的多层次互补、产学研多类型主体协同攻关的科研组织新模式。积极探索和落实科研成果的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互认机制,打造开放包容、平等沟通的科研“软”环境,让更多的科研人安心从事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
上一篇: 天津:解锁双碳绿色密码
下一篇: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天津城投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