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推出18项举措 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

新闻

2022年天津河湖管护情况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2022年天津河湖管护情况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2022年,天津市水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河湖水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

  • 天津信用平台网站连续两年入围全国观摩会总观摩

    新年伊始,连续举办六年的信用盛会——2022年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门户网站和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观摩会总观摩如约而至。近日,全国各省市通过视频会议共聚云端,观看聆听了包括天津在内的6...

  • 天津河东区:翰墨情浓 礼赞双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新春拥军优属“八个一”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近日,天津河东区双拥办以“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主题,举办书画展。...

  • 天津宝坻区: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

    日前,公安宝坻分局交警支队围绕“文明守法平安回家”主题,以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在宝坻区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交警依托园内的宣传设施,让群众在放松的氛围中学到交通安全知识,引导群众体验“标志墙...

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推出18项举措 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1/08/19 科技 浏览:42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与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相结合。《方案》涉及政策、产业、科技、金融、人才、开放6个维度18项创新措施,旨在用两到三年时间,加快推动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自创、自贸互补互促,在科技制度创新、新动能引育等方面形成若干高水平成果,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建设北方一流科技城。

据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刘勇声介绍,在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方面,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细胞谷”,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与高新区主导产业相结合方面,自贸试验区与高新区将联动海洋、渤龙湖、华苑三大片区,对应信创、生物医药、新经济服务业集聚区,覆盖“中国信创谷”“细胞谷”核心承载区,为高新区主导产业赋能助力,并为自贸政策延伸拓展至天津自创区“一区五园”、连接“津城”“滨城”双城提供参考借鉴。

在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方面,《方案》通过调研梳理企业诉求30余项,如发展“保税+”产业发展模式、扩大FT账户适用范围等,借助自贸政策破解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据了解,《方案》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开放创新融合协同创新,多项举措颇具特色。

在发展“保税+”产业发展模式方面,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发类企业聚集,通过在综保区内建立保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叠加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自创区优势,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保税+”业务模式,降低企业生产研发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目前,高新区正联合自贸试验区,加紧研究在渤龙湖片区以“细胞谷”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开展生物医药保税研发探索。

在赋能信创产业发展方面,高新区联动创新区将助力信创企业通过境外投融资、国际并购等方式与国际资源接轨,打通信创企业“走出去”、境外资本人才“引进来”的重要通道。

在争取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方面,高新区积极承担“细胞谷”建设核心任务,目前已形成细胞全产业链,将通过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启动“一实验室、两基地、三中心”建设。

在加强新经济制度创新方面,打通国际物流、支付等链条,打造“立足高新区、着眼天津市、辐射京津冀、覆盖大北方”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中心区、跨境人才培养基地、跨境行业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北方跨境电商生态新高地。

围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并与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同联动,为重点产业领域备案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同时,借助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搭建知识产权国际化平台,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国际化水平。

在打造智慧低碳创新平台方面,高新区与上海电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设“智慧低碳创新中心”,力争打造国家低碳工业生态示范区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