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五千医师同心见证知感冒防流感公益行大连启动
感冒和流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每年都有季节性流行。后疫情时代,面临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的双重压力,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近日,2023-2024年度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
-
2022年天津河湖管护情况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2022年,天津市水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河湖水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社会监督工作作为“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具体抓手和学习...
-
天津信用平台网站连续两年入围全国观摩会总观摩
新年伊始,连续举办六年的信用盛会——2022年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门户网站和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观摩会总观摩如约而至。近日,全国各省市通过视频会议共聚云端,观看聆听了包括天津在内的6...
天津和平区精心描绘城区高质量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21/11/25 新闻 浏览:120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视察天津、亲临和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在美丽的和平大地上,精心描绘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三个层面”展示高质量发展“成色”
——经济发展更有质量。和平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大招商大服务”行动为抓手,稳存量、引增量、提质量、增效益,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好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2021年引进中国通用机床装备集团等优质项目680余个,注册资金23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增长207%,实际利用内资增长210%,高质量发展指标位居前列。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和平区坚持把75%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实施六大行动、20项民心工程。创新开展“和平夜话”实践活动,解决民生实际问题7.8万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位于全市第一。保持健康城市、长安杯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实现全国文明城区“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居民群众获得感更多、荣誉感更高、自豪感更强。
——城市面貌更有魅力。和平区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国家卫生区“四连冠”。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细化五大工程,从客流如织的金街步行街到高楼林立的南京路,从万国风情的五大道到风景如画的海河沿岸,映射出和平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独特城市风貌,成为展示天津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三个维度”,呈现产业结构新“蝶变”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和平区坚持“抓细分、补链条、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325”现代产业体系。
——“三大经济”引领发展。和平区坚持总部经济引领、消费经济支撑、数字经济赋能,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着力发展总部经济这一“领头雁”,依托丰富的楼宇资源,重点引进综合型、功能型总部机构,形成聚集发展态势,国内外500强投资的企业达到121家、各级各类总部型企业近200家。着力发展消费经济这一“压舱石”,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丰富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率先出台首店经济政策,成功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77家。着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加速器”,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探索建立服务业数字化集聚区,新引进科技类企业570余家,占新增市场主体四分之一。
——“两大支柱”持续发力。和平区传承“百年金融”“百年商业”发展优势,一方面,把现代金融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解放北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不断巩固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引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金融,云集各类金融机构550余家,其中持牌机构259家,法人持牌照金融机构16家,拥有全市40%以上的内资银行和80%以上的外资分行,“金融和平”功能定位愈加凸显;另一方面,把国际商贸作为基础性支柱产业,加快传统商圈业态调整,金街被评为“全国示范步行街”,五大道入选国家首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平印象城加速建设,国金购物中心即将动工,多伦道地块顺利出让,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增商业载体规模75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120亿元以上。
——“五大产业”接续成长。和平区把五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激活发展新动能。医药健康产业形成生态。发挥9家三甲医院、158家医疗机构优势,引进全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初步形成医疗、医药、医养互为支撑的健康服务产业体系。文化旅游产业特色鲜明。依托丰厚的文旅资源,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了民园广场、津湾广场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IP。人力资源产业形成规模。做大做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灵活用工等政策,汇聚人力资源类企业202家。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秉承“百年航运”底蕴,航运、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企业达500余家,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科技创新产业快速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
“三个焦点”,描绘民生幸福“底色”
和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一老一小一房”,加大投入,深化改革,让群众幸福安居在和平。
——聚焦老有所养。和平区始终把5万常住老人、近3000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时刻放在心上,加快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实施为老服务新举措,建成全市首个街道级“嵌入式”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开展“1312”健康关爱行动,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医联体转诊会诊4000余人次。开展“智慧助老”新服务,搭建“8910”服务平台,通过居家卫士“五件套”+养老服务热线,合力托起“最美夕阳红”。
——聚焦幼有所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挖内涵,突出特色,保持基础教育领先优势。强化学前惠普,建立公办民办1+N联盟发展机制,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强化优质均衡,新增学位2500个,加强与兄弟区的教育合作,将和平区优质教育资源向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辐射输出。强化“双减”落实,校内提质增效,校外规范管理,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强化“五育”融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位居全市前列,获得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等荣誉。
——聚焦住有所居。和平区坚持“留、改、拆”并举,高标准完成843个片区、57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822户住人地下室居民得到圆满安置。同时,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嫩江路片区作为全市首个试点项目,2021年8月开工建设,兆丰路、文兴里等片区正在稳步推进。
牢记使命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和平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争立事功的进取勇气,提升争创一流的专业能力,牢牢抓住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机遇,做好金街和五大道“两篇文章”,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引领高品质生活,用工作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上一篇: 天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正式揭牌